立法会经济事务委员会文件: 加强本港供电联网技术性研究:顾问研究结果

二零零三年七月二十八日会议

 

 

讨论文件

 

 

 

 

 

 

 

 

 

 

 

立法会经济事务委员会

 

 

 

 

 

加强本港供电联网技术性研究:顾问研究结果

 

 

 

 

 

 

 

 

引言

 

 

 

 

 

             机电工程署曾委任顾问,就加强两家电力公司联网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本文件旨在简述该项技术研究的主要结果。

 

 

 

 

 

 

 

 

背景

 

 

 

 

 

2.             早前在一九九九年完成的顾问研究初步认为,加强中华电力有限公司(中电)及香港电灯有限公司(港灯)之间联网可带来整体经济效益。为了跟进有关课题,机电工程署委任万隆工程顾问有限公司,就加强两电联网涉及的事宜进行技术可行性研究。

 

 

 

 

 

3.                         技术研究范围如下:

 

 

 

 

 

(a)     评估建议新联网系统的适当规模和结构;

 

 

 

 

 

(b)    研究建议新联网系统的可行路线和所涉及的工程事宜;

 

 

 

 

 

(c)     研究两电电力系统能否容纳建议的新增联网系统,以及是否需要进行系统加强工程;

 

 

 

 

 

(d)    研究在考虑建议的新联网系统后,就增加发电量可采用的规划准则;以及

 

 

 

 

 

(e)     研究在考虑建议的新联网系统后,就扩展输电系统可采用的规划准则。
 

 

 

(a)(c)项两者密切相关,是有关技术研究的主要部分。

 

 

 

 

 

4.              我们已将一份研究报告送交立法会秘书处,供委员参阅。为方便各委员考虑有关事宜,现随本文件附上行政摘要(见附件)

 

 

 

 

 

 

 

 

主要结果

建议新联网系统的适当规模、可行路线及相关工程事宜、工程时间表及预计费用
 

 

 

5.             顾问公司在研究建议新联网系统的规模时,已考虑一些相关的因素,例如建议新联网线路在两个电力系统的理想接驳点、现时两套电力系统的电流量及系统限制、两套电力系统日后的需求增长等。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
 

 

 

(i)     若不调整因自然力需求增长所需的网络加强工程,则正如先前研究指出,选择两组新的500兆瓦╱275千伏联网线连接中电油麻地电力分站及港灯新的湾仔电力分站是正确的
 

 

 

(ii)        预计至二零二零年,特别是在发电规划加强协调后,或电力供应市场更开放后,两电电力系统之间的输电量将会增加。顾问公司建议两条新的联网线路额定功率应为700兆瓦,而电压则为400千伏,并于湾仔一选定地点兴建新的400千伏╱275千伏变压站,以善用因重新安排及调整预定网络加强工程而增加的系统输电能力。
 

 

 

(iii)      建议的新联网线路的路线会由油麻地电力分站,经西九龙填海区,再经维港海床,在中环与湾仔填海区登陆,然后接入新的变压站,并沿港湾道直达位于一指定地点的新湾仔电力分站。顾问公司已征询有关政府部门的意见,认为有关方面提出的工程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iv)       顾问公司估计整个计划需时约60个月,当中12个月用作工程策划,24个月用作设计及招标,其余24个月则用作进行地盘工程;
 

 

 

(v)         展开地盘工程的最早时间,需视乎中环及湾仔填海工程进展而定;以及
 

 

 

(vi)       以二零零二年价格计算,两条建议的700兆瓦联网线路及相关的变压器及开关设备,整体费用估计约为16亿元。

 

 


两电电力系统容纳建议联网系统的能力及加强系统的需要
 

 

 

6.             顾问公司以建议两条700兆瓦新联网线路,以及为应付自然电力需求增长所的网络加强工程作为基准,定出四套方案进行测试从而找出最切合二零一零、二零一五及二零二零年情况的方案。结果如下:

 

 

 

 

 

(i)      建议采用两条新的700兆瓦╱400千伏的联网线路,将现有的三条联网线路维持开路(不输电)状态,只作紧急后备用途,并提前进行两电一些网络加强工程。根据这个方案,有关新联网的系统结构可让两电到二零二零年为止,能以最合乎成本效益的方法,达致双方最大的电力输送量;以及
 

 

 

(ii)        与基准相比,按二零零二年的价格计算,提前进行网络加强工程所需的额外费用约5亿元。
 

 

 

就建议的新联网系统增加发电量可采用的规划准则

 

 

 

 

 

7.             就现时及建议的新联网线路运作增加发电量可采用的规划准则,顾问公司有以下看法:

 

 

 

 

 

(i)      现时两电发电规划的主要准则,已考虑目前联网线路所提供的紧急支援,而两电在规划上亦已作有限度协调。虽然两电仍按各自的操作紧急情况而厘定次要规划准则,但亦已考虑了透过现有联网线路可共用运转储备。
 

 

 

(ii)        考虑到中电和港灯能透过联网线路彼此支援,而中电更能透过现有南中国联网系统获得额外支援,顾问公司认为按照两电的主要规划准则,中电和港灯网络的丧失负荷概率与国际标准相若;
 

 

 

(iii)      在加强供电联网及协调规划的情况下,两电不同的规划准则可以互相协调,增加双方分享发电储备,并从中得益;以及
 

 

 

(iv)       在技术层面,联合规划和联合调配供电比协调规划更有好处。不过,这将涉及改变现有供电业结构。
 

 

 

就建议的新联网系统扩展输电系统可采用的规划准则
 

 

 

8.             就两电输电系统的规划准则,顾问公司有以下看法:

 

 

 

 

 

(i)      现时供电联网由三条联网线路组成,而两电现在的输电规划准则只足够在目前联网情况下采用;
 

 

 

(ii)        在建议的加强联网计划下,有需要检讨、协调及不时修订输电规划准则,以鼓励两电在规划其输电网络时加强协调;以及
 

 

 

(iii)      若各电力系统加强联网,但系统却属不同公司所有,并独立运作,则有需要订立规则及规例,例如电网守则。

 

 

 

 

 

9.             在监督技术研究进行期间,机电工程署先后举行了十一次督导委员会会议,以便为顾问公司提供指引,并监察其研究进度。此外,又举行了一些工作小组会议,详细探讨特定课题及研究结果。机电工程署仔细研究了顾问公司采用的方法、假设和中期评估结果,确保所有技术问题均获适当处理。

 

 

 

 

 

 

 

 

此技术报告的作用

 

 

 

 

 

10.           顾问公司在技术研究中就技术上可行的联网规模及路线、预计成本及其他相关工程事宜提出建议。

 

 

 

 

 

11.             有关技术研究只是考虑加强供电联网时所涉及的各项相关课题之一,除技术层面以外,我们在考虑加强供电联网时,必须全面考虑其他因素,包括法律、商业、投资、财务、责任分配及规管事宜等。同时,亦有需要密切留意内地供电业不断变化的情况,并因应近期发展更新有关广东电力市场的研究结果。

 

 

 

 

 

12.             我们已就有关技术研究结果向能源谘询委员会作介绍。委员会知悉研究结果,并同意有关技术研究应该是检讨二零零八年后电力市场研究的一部分。委员会认同,有关技术研究结果及相关事宜应在电力市场检讨中作整体考虑,并同意应继续留意内地供电业的情况。

 

 

 

 

 

13.           鉴于以上事宜的复杂及重要性,政府会在二零零八年后电力市场检讨中一并考虑有关技术研究结果及相关问题,并会就电力市场检讨的未来路向谘询有关人士

 

 

 

 

 

 

 

 

委员意见

 

 

 

 

 

14.           请各委员就这项技术性研究的结果提出意见。

 

 

 

 

 

 

 

 

 

 

 

机电工程署

 

 

二零零三年七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