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垃圾收费 扩回收网络

迎垃圾收费 扩回收网络

(2022年5月18日)

香港本地碳排放的三大源头,关乎发电、运输和废物。去年,立法会通过都市固体废物收费 (俗称「垃圾收费」) 条例草案,预计最快在明年下半年落实。「垃圾收费」不仅是有助推动加强源头减废和乾净回收的「火车头」,也可支持香港深度减碳。环境局公布的《香港资源循环蓝图2035》亦明言推行「垃圾收费」是本港推动全民减废和资源循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步。在国际间,「垃圾收费」已实证可有效移风易俗,一方面推动减少及避免制造垃圾,另一方面为分类回收提供动力。此外,垃圾收费所得能用于加强支援各项减废回收计划。

当下,香港已进入实施「垃圾收费」前的准备期。事实上,减废回收,人人有责。落实「垃圾收费」能为企业及市民大众实践减废回收提供更全面的诱因,以迈向全民减废愿景。同时,政府亦投放资源,例如扩大「绿展队」的服务至全港18区,以助社区准备「垃圾收费」、革新及扩大「绿在区区」并配以「绿绿赏」积分计划鼓励社区乾净回收,以及多方面扩大支持本地回收业可持续发展。今日,适逢环境局吉祥物「大嘥鬼」的9岁生辰,藉此日子,与大家盘点一些香港迈向「揼少啲 悭多啲 识回收」的进程吧!

「揼少啲 悭多啲」

至今年3月,环保署推行「垃圾收费」的实践计划,已覆盖逾50幢公屋楼宇、约200条乡村、3幢政府联用办公楼、2个商场及10多间食肆。此外,「环保基金」自2015年开始资助非牟利机构及团体举办「藉废物分类为垃圾收费作准备的社区参与项目」,至今约有1,200个不同处所参与,涵盖全港18区及5个界别,包括单幢式楼宇、住宅屋苑、乡郊处所、工商业楼宇及公共机构,而「三无大厦」(即没有法团、没有居民组织及没有物管公司的大厦) 亦参与其中。其间,参与者试用不同容量的模拟「指定垃圾袋」。将来,大家若加强源头减废及乾净回收,就可「揼少啲」亦「悭多啲」,包括「悭」些垃圾费以及地球资源,一举多得,利己利人。

环保署推行「垃圾收费」的实践计划,「环保基金」资助非牟利机构及团体举办「社区参与项目」,参与者试用不同容量的模拟「指定垃圾袋」。
环保署推行「垃圾收费」的实践计划,「环保基金」资助非牟利机构及团体举办「社区参与项目」,参与者试用不同容量的模拟「指定垃圾袋」。

参与「社区参与项目」的非牟利地区团体积极推动在「三无大厦」试行「垃圾收费」以及相关的减废回收活动。他们善用社区网络,了解「三无大厦」街坊住户的日常生活习惯及环境挑战,推动社区参与项目的工作包括:

  • 回收配套
    筹划配合「三无大厦」特色及区情的回收安排及选项,例如在附近开设流动回收街站,以至上门到户回收
     
  • 模拟收费
    向住户每月提供模拟「指定垃圾袋」,并按所分发的垃圾袋数量及容量计算模拟收费
     
  • 改善环境
    部份项目额外为「三无大厦」的公共地方如楼梯间、天台及天井,加装闭路电视监察系统,以改善过往因欠缺管理而经常出现的非法弃置和环境卫生问题
     

早前,我落区走访荃湾二陂坊一带的「三无大厦」,了解「社区参与项目」的情况。「三无大厦」街坊和住户分享了试行「垃圾收费」的体验,表示支持落实「污者自付」推动减废,尤其赞赏社区回收网络及大厦公共地方管理的改进工作,体会到点止「揼少啲 悭多啲」!

早前落区走访荃湾二陂坊一带的「三无大厦」,了解「社区参与项目」的情况。
早前落区走访荃湾二陂坊一带的「三无大厦」,了解「社区参与项目」的情况。

「识回收」

近5年间,至今回网志,我40篇网志中近半数目都是关乎减废回收,见证香港应对外围回收市场逆转的大挑战,政府期望化危为机,正在逐步增拨资源支持本地的减废和回收工作,缔造循环经济及绿色就业机遇,迎接「垃圾收费」带来的环保新篇章。

从过去共18篇与减废回收相关的网志,可见香港正在积极推展及扩大的范畴包括:「绿在区区」、惜食及厨余转废为能、走塑及废胶回收、玻璃樽回收、「四电一脑」回收、园林废物回收、建筑废料回收及处置、绿色校园、大型活动减废指南及「绿展队」等10方面,这些进程都悉数配合支援「垃圾收费」。

当中,社区回收网络「绿在区区」在茁壮成长,与众多民间组织合力推展以植根社区,并逐步扩大。自2020年底,「绿在区区」革新品牌及服务,全线以「6」字为记,而服务扩充的最新情况如下:

  • 回收环保站 (大站)
    已增至共11个,包括2021年尾启业的「绿在西贡」及「绿在湾仔」。向前看,「绿在黄大仙」将于今年年中开展建造工程,另外,南区亦将增设「大站」以配合「跃动港岛南」计划
     
  • 回收便利点 (中点)
    已增至32间,包括2022年上半年新增的「绿在鸭脷洲」、「绿在联和墟」、「绿在太和」、「绿在跑马地」、「绿在朗屏」、「绿在坚城」、「绿在建生」、「绿在佐敦」、「绿在二陂坊」和「绿在西贡墟」
     
  • 回收流动点 (小点)
    以街站形式运作,已增至超过120点。为加强推广回收流动点的每周定时定点运作,各落脚点的邻近路边灯柱都会挂上「6」字联同「大嘥鬼」及「悭BB」等街站座标,便利街坊识别
     
  • 「绿绿赏」回收积分计划
    自2022年1月加推了手机APP,进一步便利市民大众乾净回收时可储积分换礼品。从2020年尾推出「绿绿赏」,至今会员帐户累计已升至近15万,相比去年同期约一倍增长
     

环保署革新的社区回收网络「绿在区区」,全线以「6」字为记。
环保署革新社区回收网络「绿在区区」,全线以「6」字为记。

与此同时,政府透过不同方式支持本地回收业界,例如,自2015年推出「回收基金」以协助回收从业提高作业能力和效率,支持再工业化,确保转废为材,亦配合「垃圾收费」的好时机。至2022年首季,基金已批出约6.6亿元以资助逾千间回收企业,涉及废纸、胶、金属、厨余、木材等多元化的回收物料。回收业界对「垃圾收费」都引颈以待,期望在减废回收新里程下,市民大众将更加「识回收」,于各自家居及其他处所把各样可回收物乾净分类回收,好让回收业界及设施可收到更多合适「货源」。

「揼少啲 悭多啲 识回收」

须知,经过近年政府和各方努力,本地的回收配套已经进步良多,可谓「回收点止三色咁简单」,而当前的关键瓶颈之一,就是关乎如何加强大众「揼少啲 悭多啲 识回收」的知行合一。请大家多源头减废,多认识社区回收配套并多加善用,多支持循环经济及绿色就业,多珍惜地球资源,撑绿色复苏。

环保署「绿展队」服务已扩展至全港18区,提供减废和回收的实地支援。
环保署「绿展队」服务已扩展至全港18区,提供减废和回收的实地支援。

此外,对于上述那些需要多关顾的旧区和「三无大厦」,环保署近年成立的「绿展队」(Green Outreach) 会提供减废和回收的实地支援。我在2020年10月的网志已经介绍了「绿展队」初出道时的社区支援工作,「贴地」为地区持份者提供减废回收的外展服务,包括协助其处所所收集回收物寻找合适下游出路,亦会为各区所需的社区回收支援制定协作计划,当时先行在3区积聚经验。现时,「绿展队」服务已扩展至全港18区,积极联系各区的地区团体和居民代表,欢迎相关持份者主动联络「绿展队」,大家一起支持「揼少啲 悭多啲 识回收」的新篇章。

「大嘥鬼」9岁生日,他有什么愿望?他近年与「悭BB」为友,渐渐认识到减废减碳乃社会必需,故此希望立法会支持及早锁定明年推行「垃圾收费」的好日子,好让「揼少啲 悭多啲 识回收」成为全港新风尚!

减废回收,人人有责。支持「揼少啲 悭多啲 识回收」的新篇章。
减废回收,人人有责。支持「揼少啲 悭多啲 识回收」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