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即弃塑胶餐具及其他塑胶产品新法例自4 月22 日开始实施,6个月的适应期将于9日后,即10月21日完结。近日环保署不断提醒业界,要为适应期届满作好准备。
近月来,连锁食肆的业界在不同场合对我说,他们的外卖顾客约8成已选择不需要外卖餐具。环保署进行巡查食肆时更发现约有3成已不再提供任何外卖餐具,就是顾客想付费也没有外卖餐具提供。这些改变都表明很多市民外卖都不再依赖即弃塑胶餐具,所以这些食肆相信不提供外卖餐具也不会严重影响生意,有些更表明是参与推动减少即弃用品。一些大型餐饮集团也在研发和试验更多的非塑胶和更环保的餐具和用品,协助香港绿色转型。一个全新的「走塑、走即弃、绿色回收」文化在不同的人和团体支持下开始逐渐成形,合力推动迈向「走塑新里程」。 我感谢业界的大力支持,以及积极参与的市民和团体,以行动支持减少即弃塑胶。在此我亦再次提醒所有商户,适应期还有9日便完结,还未准备好的应尽快采取行动,以符合法例的要求。餐饮业界的商户如有需要寻找合适的非塑胶替代品,可到访环保署的「绿色餐具平台」参考相关资料,或致电环保署热线2838 3111。
虽然「走塑」已初见成效,但可能仍有少部分人不理解「走塑」的缘由,以为是香港独有;也有些人不明白为何政府推行「走塑」计划,针对塑胶用品,造成大家不便。无疑,塑胶是一种方便耐用又价钱相宜的物料,其广泛使用已经深入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不容易说不用便不用。只是科学家发现塑胶碎化后会成为微塑胶,对自然环境尤其是海洋生态有严重影响;近年科学家更在人体血液发现微塑胶,可以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促使人类必需面对塑胶引致的问题。 管制塑胶已是全球共识,联合国下月亦会在韩国讨论订立应对塑胶的国际条约。可是塑胶已深入人类生活,要全面淘汰塑胶不会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所以很多地方都从即弃塑胶入手。只要大家愿意改变一下生活习惯,例如尽量外卖时自备餐具,便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避免使用即弃餐具。如果真的有需要使用即弃餐具,才使用非塑胶的替代品,实践「走塑、走即弃、绿色回收」,社会便可以起步减少塑胶。 虽然已经愈来愈多市民自备餐具,但在可见的将来社会对非塑胶替代品仍然有一定需求。连锁食肆及较有规模的食店在转用替代品时,可以比较有系统作规划和较有规模地进行,转型的过程会相对一般小店顺畅。另一方面,近期我们巡查时见到很多以往外卖使用发泡胶盒的食肆小店,例如一些烧腊店及粥粉面店等,亦已转用替代品。他们表示在6个月的适应期已足够大致用完发泡胶盒及胶匙羹等的存货,可以平穏过渡转用替代品。 早前不少饮食业界人士表示担心使用替代品会导致成本上升。但5个多月下来,不少经营者表示因为很多顾客不需要外卖餐具,餐厅用在替代品的实际支出是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例如前述的烧腊店和粥粉面店,不少表示虽然替代品餐具较原来的稍贵,但因为采购餐具的数量减少了,开支自然亦少了。此外坊间有不少意见指一些店铺提供的非塑胶即弃餐具不好用,市场上其实有很多选择,店铺可以留意顾客的使用经验和意见选择更合适的餐具。
酒店业界及零售业界的情况亦令人鼓舞,业界在适应期开始的首月,符合新法例要求的比例已有9成,其后更增加至逾9成半,并在上升中。环保署在4月法例实施前已经与酒店业界和主要本地酒店浴室用品供应商开了多次会议,了解他们的需要,协助他们寻找替代品。在大家的努力下,酒店洗漱用品如牙膏、浴帽和剃须刀都有供应商提供非塑胶替代品,这些产品和供应商名单已上载「截塑」主题网站。现时不少酒店都已改用可重用补充式容器来提供洗头水和沐浴露等,有些则供应木/竹牙刷、木梳等非塑胶替代品,亦有酒店在每间客房设置过滤饮水机或改为提供可重用玻璃樽装水以取代即弃胶樽装水,另外有些更转用防水的纸浴帽及铝管牙膏。整体而言,业界反映即弃塑胶用品的使用量大幅减少,不少旅客都对于「走塑」的新措施表示支持。有业界形容,香港酒店的「走塑」实在是走在国际前沿。一家国际旅游网站,亦因为香港成功推行「走塑」,把香港列入向旅客推荐的全球9大可持续旅行目的地之一。
零售方面,不少商场都带头推动旗下商户实施「走塑」,例如率先停用雨伞袋,以雨伞除水器代替等。其中领展表示,旗下商场的商户均清楚「走塑」新法例,并已在适应期内清理受规管塑胶产品存货。 在适应期完结后,我们仍会大力推动宣传教育,但也要辅以适度执法。在适应期过后我们的执法重点是优先在源头供应层面着手,主力巡视不同售卖点,以确保这些源头商户不再违规售卖受管制的即弃塑胶餐具和产品。
在零售商层面,环保署会首先从巡查适应期内发现未合规的店铺开始,如发现零售商仍未符合新法例要求,会即场发出警告信,要求负责人在10个工作天内作出改善。其后,若发现有关业务仍未合规,便会向负责人发出定额罚款通知书。至于其他商户如餐饮和酒店业等,环保署亦会就投诉采取行动,在收到投诉后,会作巡查及调查,如发现违规,同样会向负责人发出警告信,要求在10个工作天内作出改善。其后若发现仍未合规,亦会向负责人发出定额罚款通知书。 香港市民在过去5个多月作出的改变,和「走塑」文化的建立是前所未有的快速。但禁止售卖和提供若干即弃塑胶餐具和一些产品,只是一个起点。要进一步减少,以至淘汰塑胶,是一个漫长过程,对全球以致全人类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而且须要合适科技的支援和社会文化的配合。未来我们会按减塑成效、科技产品发展、社会文化适应和接受程度,非塑胶替代品的普及性及可负担性,以「渐进管制」原则来检视逐渐扩大管制范围和内容,让市民较容易适应外,也与国际同步减少塑胶。 法例只是其中一个工具,推动社会认同和建立「走塑」文化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要移风易俗改变人的习惯和愿意付出并不容易,单靠政府推动不会成功,必须要整体社会的支持,才可以成功。我呼吁所有认同这个目标的人和团体合力参与和鼓励其他人作出改变,由迈向「走塑新里程」开始,联手推动香港的绿色低碳生活文化,建立我们的生态文明。 完 2024年10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