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多情人! B仔何許人?

生態多情人! B仔何許人?

(2018年11月16日)

上週末,遊走林村。除了許願,林村其實蘊藏許多生態勝景,例如「河上魚梯」及「河畔石籠」。當天剛好有「香港生物多樣性節2018」免費生態導賞團,沿林村河漫遊探秘,欣賞渠務署近年於林村河上遊治理河道時,如何創意設計結合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治水又保育自然生態。

B仔何許人?

秋高氣爽,在林村許願樹旁竟先遇上「B仔」!B仔何許人?B仔隨“B”iodiversity Festival「香港生物多樣性節」而生,其Facebook專頁名為「B仔自然教室」,幫手推廣認知何謂生物多樣性。

春去秋來,「香港生物多樣性節」已踏進第四屆,於10月至12月期間,漁護署伙拍數十團體,合辦逾百項「應節」項目,包括生態遊、工作坊等。今年主題為「自然大都會」,B仔更找了鄭子誠聲音導航宣傳短片。

生態多情人

「香港生物多樣性節」歷來吸引眾多普羅生態情人,隨團賞綠,但此「節」又為何而生?為加強保育,數年前政府籌劃並推出香港首份《香港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當中重點包括公眾教育,B仔及其「節慶」應運而生。另一行動重點則名為「主流化」,意指推動工程部門等亦須化身為「生態情人」,於各工程項目主動結合生物多樣性的考量。

例如,從前修河防洪,或許形成石屎渠道,曾幾何時林村河部份上游亦然。與時並進,渠務署近年進行河道改善工程的探索,將林村河上游治水設計結合生物多樣性主流化,經多年來默默深耕細作,漸見成果。眾團友都樂見林村河上游現時生機處處,兩岸「石籠」築堤締造動植物生境,三處「魚梯」又助河魚等逆流而上,好讓沿河生態走廊多多扣連共生,育養當地生物多樣性。

生態多情人,近年眾政府部門加強協作,多個「綠色」項目在城在野(詳見附表),例子之一見於寶雲道斜坡研習徑。於2005年,寶雲道以上一幅山坡發生大型山泥傾瀉,於緊急搶修工程後仍見殘痕。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土力工程處巧費心思,化殘痕為梯田式台階,並於台階上栽種本地植物,更為該地段設計研習徑導覽資訊,以供師生及市民實地研習各種本港常見的斜坡工程。

郊野有情人

我平常行山,或是參加生態導賞,自然都「自己水壺自己帶」,減少即棄塑膠廢物以保護環境。我喜見越來越多人鍾情郊遊,但若是郊野「真情人」,請記 Leave No Trace,自己垃圾自己帶走,走塑走即棄物品,於山水郊野不留痕。

近年,郊野公園總面積已微增了數十公頃。另外,政府正籌劃紅花嶺郊野公園,將又添近500公頃,好讓更多有情人遊山玩水,下回再分解。

 

- 識河惜生態 ∙ 資料館

 

綠色工程項目附表

寶雲道斜坡研習徑 寶雲道斜坡研習徑
  • 綠化斜坡
  • 梯田式台階
九龍城一號及二號污水泵房 九龍城一號及二號污水泵房
  • 綠色建築 
  • 綠建環評鉑金級認證
下林村河及麻笏河 下林村河及麻笏河
  • 藍綠建設
  • 提升河道排洪能力,亦注入綠化、生態保育及水景等元素
T·PARK [源‧區] T·PARK [源‧區]
  • 園林生態
  • 轉廢為能
  • 綠色建築
圓洲角公園單車徑 圓洲角公園單車徑
  • 斜坡植林優化計劃
  • 種植原生植物
天文台總部林地 天文台總部林地
  • 半天然林地
  • 栽種各種香港常見林木,包括細葉榕、假蘋婆及血桐等
香港動植物公園 香港動植物公園
  • 市區觀賞植物好去處
  • 市區公園作為野生生物的綠洲
大潭水務文化徑 大潭水務文化徑
  • 擁有豐富生物多樣性
  • 大潭水塘集水區被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

 

「香港生物多樣性節2018」林村河生態導賞團,由星級導賞「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項目總監吳祖南博士聲音導航。
「香港生物多樣性節2018」林村河生態導賞團,由星級導賞「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項目總監吳祖南博士聲音導航。

渠務署在林村河中段川背龍興建魚梯,幫助河中生物逆游而上。(相片由「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提供)
渠務署在林村河中段川背龍設置魚梯,有助河中生物逆流而上。(相片由「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提供)

林村河共有三條魚梯,設置在河床斜度較大之處,擔任行程導賞的港大地理系副教授吳祖南指,有了魚梯,河道的魚便可因應季節或繁殖,往返上下游流域。(相片由「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提供)
林村河共有三道魚梯,設置在河床斜度較大之處,擔任行程導賞的吳祖南博士指,魚梯便利河中生物可因應季節或繁殖,往返上下游流域。(相片由「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提供)

政府各部門在開展工程時須積極結合生態保育元素,美化環境並促進生物多樣性。
政府各部門在開展工程時須積極結合生態保育元素,美化環境並促進生物多樣性。

渠務署生物多樣性的考慮,在修建河堤時,以石籠取代鋼筋混凝土等物料,石籠罅隙有助營造動植物生態環境。(相片由「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提供)
渠務署生物多樣性的考慮,在修建河堤時,以石籠取代鋼筋混凝土等物料,石籠罅隙有助營造動植物生態環境。(相片由「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提供)

香港瘰螈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近危」兩棲動物,亦是香港原生物種,在清澈山澗生活。在林村河上游的河道改善工程完成後,瘰螈數目也逐步上升。(相片由「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提供)
香港瘰螈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列為「近危」兩棲動物,亦是香港原生物種,在清澈山澗生活。在林村河上游的河道改善工程完成後,瘰螈數目也逐步上升。(相片由「賽馬會惜水‧識河計劃」提供)

漁護署伙拍數十團體,於10月至12月舉辦「香港生物多樣性節2018」,共逾百免費「應節」項目,包括生態遊、工作坊等。同事表示,導賞團甚受歡迎,歡迎及早報名。
漁護署伙拍數十團體,於10月至12月舉辦「香港生物多樣性節2018」,共逾百免費「應節」項目,包括生態遊、工作坊等。同事表示,導賞團甚受歡迎,歡迎及早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