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循环经济:乾净回收 创新同行

撑循环经济:乾净回收 创新同行

(2022年6月15日)

刚刚过了2022年世界环境日,年度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Only One Earth),聚焦更洁净、更绿色的生活方式,请大家日常身体力行致力于实现与自然和谐共生。

当中,日常生活上源头减废及乾净回收,可减废又减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人人有责。今个月,环保署正推出「全城回收6倍赏」,激励市民大众加强减废回收,由6月5日至7月5日期间,大家在社区回收网络「绿在区区」乾净回收,以「绿绿赏」(Green$) 电子积分计划赚取积分,可获6倍积分奖赏!此环保推广甚具意义,为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25周年的活动之一。

与时并进,今回网志介绍政府及业界同行创新,加强善用科技,于多方面支持本地乾净回收,保护地球。

环保署「绿在区区」正推出「全城回收6倍赏」,激励市民大众加强减废回收。
环保署「绿在区区」正推出「全城回收6倍赏」,激励市民大众加强减废回收。

「绿在区区」:智能新「孖宝」

自2020年底,环保署已逐步开发「智能回收系统」(Smart Recycling System) 的应用,透过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联系各相关回收设备,以提升整体回收系统的使用、营运及管理效益。同时,对市民大众而言,署方可藉此建立更个人化的优质回收支援服务,鼓励大家在生活上加强乾净回收的好习惯。

环保署在成功推行「绿绿赏」电子积分计划的基础上,于2022年初再加推了「绿绿赏」手机应用程式,好让市民大众可善用智能手机,到全港各区各处相关设施回收时都能实时连接,便利大家乾净回收储积分及兑换礼品。至近期,「绿绿赏」计划已升至逾15万账户,差不多月均增加约万个户口。我鼓励尚未开设「绿绿赏」账户的朋友考虑马上行动,下载「绿绿赏」手机应用程式,体验智能回收有赏的便利,并可参与当下的「全城回收6倍赏」!

今年年中,「绿在区区」又添新猷,设置新的智能「孖宝」:智能磅 (Smart Balance) 和智能礼物兑换机 (Smart Redemption Machine)。市民大众可善用「绿在区区」智能磅,扫描各自的「绿绿赏」二维码 (QR code) 自助回收储积分,简易便捷。

早前,我走访今年新开张的「回收便利点」,新入职的「6仔」同事纷纷与我分享街坊对此智能「孖宝」的初步反应。例如,「绿在跑马地」女同事形容,坊众乐于尝试自行利用智能磅作分类回收并储积分,流程一般顺畅,不少街坊均「享受」乾净回收有赏的自助过程,更成为开心亲子乐活动!

当「绿在区区」随着时代步伐迈向智能化,「回收便利点」仍保留类似社区街角小店的特色,不失人情味。正如「绿在跑马地」女同事所言,他们与一些回收常客常有倾有讲,分享回收贴士和好习惯,大家不但互知名字,甚至连街坊的宠物名字也记得!

另外,她又形容智能礼物兑换机「好吸睛」!大众储足「绿绿赏」回收积分,可随时自助兑换心仪礼品。我亦不甘后人,首次用自家「绿绿赏」体验换礼品,并自行利用新设的智能礼物兑换机,过程畅顺,亦相当“enjoyable”!闻说,热门礼品有实用的厨房纸、印尼捞面等,而大嘥鬼纪念版手巾仔等亦有不少捧场客。

目前,「绿在区区」已经增至有大站「回收环保站」逾10个、中站「回收便利点」逾30间,以及街站「回收流动点」逾百处,全线乾净回收废纸、胶、金属、玻璃樽、四电一脑、小家电、悭电胆/光管及充电池,都可储「绿绿赏」积分。

「绿在区区」新设智能「孖宝」,当中智能磅好让市民可自助回收储积分,创新便民环保。
「绿在区区」新设智能「孖宝」,当中智能磅好让市民可自助回收储积分,创新便民环保。

「绿在区区」另一创新装置是智能礼物兑换机,市民可凭「绿绿赏」积分自助兑换心仪礼品。
「绿在区区」另一创新装置是智能礼物兑换机,市民可凭「绿绿赏」积分自助兑换心仪礼品。

饮品胶樽回收:增智能「入樽机」

各类可回收物之中,废胶值得大家多关注,例如饮品胶樽,因应港人习惯随行随饮,废胶樽易散落于全港各处,例如偏远乡郊及海岸,会危害自然环境,包括海洋生态。大家须知,只有一个地球,保护自然环境,人人有责。

政府正准备推展「塑胶饮料容器生产者责任计划」,以提升饮品胶樽的回收率。与此同时,政府亦正透过科技如逆向自动售货机 (简称「入樽机」),以加强收集饮品胶樽,并可配合大数据分析,达致环保与创新并行。

2021年初,环保署推出入樽机第一期先导计划,共设置了60部入樽机供公众试用「回樽」,并透过电子支付平台如「八达通」提供即时现金回赠。近一年间,这些入樽机平均每部每天回收约千个饮品胶樽,即日均「回樽」总量数以万计。至2022年5月底,此先导计划已乾净回收了共逾两千万个饮品胶樽。

第二期入樽机先导计划,将于本月底逐步展开。环保署积累了第一期先导计划的实战经验,会优化第二期入樽机,回收流程将更顺畅。而入樽机的数量亦将会倍增,逐步提升至120部。

第二期入樽机先导计划将于2022年6月底展开,逐步增至120部,而回收流程亦将更顺畅。
第二期入樽机先导计划将于2022年6月底展开,逐步增至120部,而回收流程亦将更顺畅。

环保园塑胶回收新厂:智能设施 准食品级再生成品

上述例子,反映了政府于回收链的「中游」,如何善用创新与科技,以鼓励市民大众更积极从源头「上游」加强乾净分类多样可回收物,包括废塑胶。

有市民或许会问:「内地近年对回收物入口的要求,已大幅变更。香港所回收的废塑胶,还有『下游』出路吗?」其实,特区政府就此积极化危为机,例如,支援本地废胶回收工场将所收物料先在港清理、分拣及转化为不同种类和级数的塑胶原材料,便可于境内外行销,包括销售至内地。去年我已在网志「撑循环经济:塑胶回收 本地再造」介绍此转危为机的路向,本地废胶回收厂都要行多步,在本地将所回收废胶「转废为材」,令其再生成品有下游出路,有市有价。

今个月,我更乐见香港首间转化达至准食品级的废胶樽回收设施已进入最后调试阶段。此创新先进回收设施,座落于环保署辖下「环保园」,聚焦饮品胶樽(PET) 及个人护理用品胶樽 (HDPE),以转化成为 PET 塑薄片 (准食品级) 和 HDPE 树脂,提升塑胶再生材料的市场价值。此高品质的废胶樽回收新厂,会善用科技,例如以智能光学筛选器高速分选各类废胶樽。此设施将逐步提升其回收处理能力至日均约30公吨,若单以饮品胶樽计算,即是约等于每天将逾百万个胶樽转废为材,亦等于全港几成的塑胶饮品胶樽总量。

顺提,此创新回收设施在建筑期间,已预留天台设置200千瓦的太阳能发电系统,支持可再生能源。整体来说,可谓减废又减碳,配合香港迈向碳中和。

座落于环保园的临海地段,香港首间转化达至准食品级再生成品的塑胶樽回收设施已落成。
座落于环保园的临海地段,香港首间转化达至准食品级再生成品的塑胶樽回收设施已落成。

环保园内新建成的废胶樽回收厂,善用科技转废为材,将大大提升塑胶再生材料的市场价值。
环保园内新建成的废胶樽回收厂,善用科技转废为材,将大大提升塑胶再生材料的市场价值。

总括而言,政府正多管齐下,透过多元方式并善用创科,例如试用各式智能回收箱 (Smart Recycling Bins) 以乾净收集可回收物,包括家居厨余、饮品胶樽,支持业界及社区组织等加强本地回收的「中游」及「下游」处理能力,同时提升整体回收链的量与质。

如同回收业界人士所言,近年来,在政府、商界及市民的共同努力下,香港一般的回收意识及行为已成形。而进展至今,当前回收链的瓶颈主要关乎大家在「上游」分类乾净回收的配合程度。故此,请大家日常「揼少啲 悭多啲 识回收」,包括于源头分类以支持各类乾净回收,好让大家的可回收物在本地上、中及下游可「货如轮转」,于本地回收链中可转废为材,撑循环经济,包括再工业化,并且缔造更多绿色就业机会。

无论是「绿在区区」的智能新「孖宝」、是月推出的「全城回收6倍赏」,甚或即将开展的「入樽机」第二期先导计划等项目,都在致力结合合宜的创新和科技,支持更多市民大众「创新」同行,养成乾净回收好习惯,甚至乐在其中,用双手乐助地球减废又减碳,保护「只有一个的地球」,支持香港迈向碳中和。

本地创新废胶樽回收设施,其准食品级再生成品具高市场价值。请大家养成乾净回收好习惯,撑循环经济,减废又减碳。
本地创新废胶樽回收设施,其准食品级再生成品具高市场价值。请大家养成乾净回收好习惯,撑循环经济,减废又减碳。

相关网站:

相关网志: